bea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结构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很大

发布日期: 2021-01-25 00:00:00 来源: 翊成网络g 点击:

表面活性剂在反应过程中基本不变,可以重复使用。而且它的用量非常小,但小到多少才为合适,还需通过实验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定。例如在生产聚2,5-二丁氧基对苯乙炔时,产物的产率随活性剂用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这是由于在水相中形成的活性单体需借助于PTC的作用而被转移到有机相中参与聚合,所以一开始产率随PTC 用量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但当 PTC用量超过一定限度后,体系浓度加大,十分粘稠,不利于单体转移反应,导致聚合产率下降。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结构对反应结果的影响也很大,还是以聚2,5- 二丁氧基对苯乙炔的反应为例,溴盐作为PTC时产率较高,丁基季铵盐优于甲基季铵盐,如苄基三乙基氯化铵由于苯基取代了四甲基氯化铵中的一个甲基,其催化效果优于四甲基氯化铵,而与四甲基溴化铵的效果相当。

间接电合成就是选择某种氧化还原对作为“媒质”,先使这种媒质”在电极表面上被氧化或还原,然后再与有机化合物或基质)进行化学反应获得产品;分离出产品后“媒质 ”在原电解槽中又通过阳极或阴极再生,重新参与下一次化学反应,如此循环使用。

由于使用的媒质”常常为无机物,像Ce4+/Ce3+,Mn2+/Mn3+,Cr6+/Cr3+和BrO-/Br-等等,往往会造成反应中存在着水相和有机相两相,反应物与“媒质”之间不能进行良好的接触,从而影响了反应的进行和效率。在上世纪60年代末, 70年代初发展起来了一种新的相转移催化剂(PTC)。目前使用的PTC基本上都是季铵盐,主要用途在于促进溶解在水相中的盐(如氧化剂)和溶解在有机相中的物质(反应物)进行反应。PTC的使用不仅具有操作简便、选择性好、产率高、副反应少、反应比率可控、无需昂贵的无水或非离子溶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或降低反应温度等特点,使一些低效的生产方法在实践中得以投产,而且降低了对环境的压力、对操作人员的伤害,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能达到较好反应效果的间接有机电合成反应,基本上都加了相转移催化剂,可以说相转移催化剂已经成为间接电合成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关相转移催化剂作用机理和作用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也比较多。


本文网址:/news/1539.html

相关产品

相关新闻

  • 菜单